震旦鸦雀,我国的特有珍稀鸟种。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,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“震旦”。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,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。震旦鸦雀,为鹟科鸦雀属的鸟类。是一种体型长约18cm的中型鸦雀,震旦鸦雀体积娇小,它的活动区域在芦苇丛中,它生来好动,飞时迅速,经常在芦苇里跳来跳去,长长的的尾巴加在一块儿才不足20厘米,黄色的小嘴很像鹦鹉。喜欢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。专家们称为“芦苇中的啄木鸟”。
它飞行能力很差,必须依赖芦苇荡的环境生存。所以它们一直过着“与世隔绝”的生活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有记录,而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。辽宁省于1991年在盘锦市东郭苇场苇塘曾发现分散成小群的震旦鸦雀,为当时省鸟类新记录种。河北衡水、山东济宁、东营、上海、黑龙江大庆等地近年也发现了震旦鸦雀种群。目前其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、江苏沿海的芦苇地。南京作为它的模式标本产地,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记录,但此后20年再也没有见到过。2007年,专家们在江北一片保存相对完整的芦苇荡,找到了南京震旦鸦雀仅存的栖息地,足足100只,之后震旦鸦雀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。现在,观鸟爱好者们再次在江北记录震旦鸦雀。对于南京来说,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: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鸟种,更为重要的是,南京是这种鸟的“模式标本产地”。
震旦鸦雀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,为全球性濒危鸟类。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。 该物种也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
这次在唐山曹妃甸参加鸟网年会,有幸拍到了这一珍稀鸟种。
评论